功能操作—手动选择机械抽换表盘
严格来说,Opus 14其实就只是一只两地时间腕表,听起来实在普通到不行,不过Opus存在的意义就在此:改变时间显示的逻辑、改变功能运作的规则。因为在“时间”的广义前提下,腕表功能的发展已经到了极限,但是要让既有的功能产生形变,就必须从操作方式及机芯结构下手。
负责协同开发的宝珀总裁Marc Hayek表示,会选择两地时间为功能主轴,是因为他认为两地时间就是现代人生活上最实用的功能,所以当Télôs两位设计师初期提出以美国50年代点唱机的作动方式来设计该项功能,他就认为这个概念够疯狂、同时也符合实用目的,但必须操作简单、易于调整,而机芯运作的稳定及耐用度,更必须优先处理。
表壳直径高达54.7mm的Opus 14,正面视觉是由四种数据表盘组成:九点钟位置为小时数字显示、两点钟位置为两地时间或日期显示(根据选择不同)、四点钟至六点钟的刻度为逆跳分钟,而在六点钟位置为点唱机运作的动力储存显示。
在两点钟位置的数据显示,是借由如同点唱机抽换唱片的方式,把包括显示两地时间、日期及一般表盘都藏在位于九点钟位置、小时数字显示的下方,所以整个九点钟位置,形成一个凸起的透明蓝宝石水晶玻璃空间,所以腕表整体厚度高达21.9mm。
佩戴者从表壳左侧的选择推杆,推动选择包括日期、第二地时间、星状表盘等其中之一,然后按下四点钟位置的按把,机芯就会把原本位于三点钟位置的表盘,自动收入九点钟位置表盘下,再把被选择的表盘取出,放在三点钟位置,同时表盘还会转动到正确的数据上,至于如黑胶唱片般、上印有创办人海瑞温斯顿先生签名的星状表盘,将可提供定制化服务,品牌可根据购买者的需求来设计图样。
要调整Opus 14的时间显示,就是如一般腕表般拉出表冠来调整,至于调整第二地时间或日期,则是当该菜单盘被取出于两点钟位置显示后,即可从表壳12点钟位置的两个按把进行调校,上面还贴心的分别刻有DATE日期、GMT两地时间的字样,确保佩戴者不会按错。
机芯结构—高达千枚零件的组合
Opus 14的制作逻辑其实与前13只的模式大有不同,过去Opus腕表的设计到机芯组装、制作完成,都是由独立制表师该端全权负责,海瑞温斯顿仅负责计划细节的认可。但随着品牌被并入斯沃琪瑞表集团后,可说拥有了无限制的技术资源,所以此次Télôs S.A.独立设计双人组──Franck Orny与Johnny Girardin,主要针对机芯设计概念的提出,所有相关的机芯技术执行则是由宝珀来支持完成,未来Opus的合作模式也将如此延续下去。
Opus内部搭载的HW4601手动上链机芯,经过两年时间研发,是由高达1066枚零件所组成,过去仅有大自鸣功能等级的腕表,才会拥有如此庞大的零件数量,主要因为点唱机结构的运作前所未见,但对照起过去Télôs S.A.独立设计双人组替万宝龙设计的Metamorphosis蜕变计时秒表,该款采取的计时表盘升降,确实与Opus 14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Opus 14却更加复杂。
表盘移动同时,三点钟位置的减速飞轮,会跟着飞快转动。然为了确保结构的安全,当点唱机结构在运作时,12点钟的调整按把会采自动脱离,避免表盘未至定位时就误触按把。
Franck接着指出,设计时最大的困难在于动力的取得,所以他们设计了一个双发条盒,一个用来提供时间显示,具备68小时动力储存,并在机芯背面以红白变色
窗口标示;一个则是用来提供点唱机结构的运作动力,共可提供五趟来回的动力,在机芯六点钟位置以指针标示。但上链时均透过表冠统一上链,如此能互不干扰,另外Opus 14也采用硅质擒纵游丝,确保走时的准确。
Opus 14的结构超乎想象,Franck表示,开发当中的问题是一个接着一个,也因此,技术底蕴深厚的宝珀表厂成为关键的角色,机芯的设计内确实取得多项专利,例如表盘升降及连结齿轮组等等,但所有的专利权都会留在宝珀。
因此宝珀总裁Marc Hayek表示,未来绝对不会再出现与Opus 14相同功能的表款,不过此计划的专利数据,都会进入宝珀研发复杂功能的数据库,毕竟投资如此之大的Opus计划,其机械结构必然能为集团或品牌,贡献日后作品的其中一块拼图。
本文转载自《盛时》钟表杂志 第36期
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