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更多

“十大”极致运动腕表,你必须知道!

2015年08月27日   

 

现代钟表的发展历程中,运动表常常是推动特殊技术进步的动力;说真的,如果腕表的需求只是戴着它开车上下班,表厂干嘛还要去研发避震防磁的机芯固定结构、防水深度破千米的表壳还有上天下地都不会起一丝刮痕的超级材质呢。不过既然都说是特殊技术了可看之处全在于这些表厂追求的超现实的成就,还有过程中品牌投入努力的姿态。

 

1.强力防磁

OMEGA欧米茄 海马Aqua Terra

一直以来,在日常生活中磁场无处不在,对于制表师来说都是个棘手难题。制表师需不时为机械腕表消磁,否则腕表的性能便会受周遭的磁场影响,失去精确度。一般腕表会使用磁性保护壳,但这款表的机芯不依靠置于表壳内的保护层来减低磁场的影响,而是选用不含铁磁物料铸制机芯,此枚机芯将获得多项专利,即使它处于超过15,000高斯的磁场环境,仍可达到瑞士官方天文台(COSC)认可的天文台表水平,远超过以往表款机芯的防磁水平。

 

过去表款是利用表壳来减低磁场影响,但这种方法有不少限制,例如不能对抗强度更高的永磁体,而且从美观角度来看,也无法让人直接欣赏机芯,便无法设置日期窗口日历窗显示。这款8508机芯不需靠表壳保护,机芯本身就可防磁,因此用蓝宝石水晶镜面作表背,可透视同轴擒纵机芯,三点钟位置也设有日期窗口。

 

2.最高防水深度

宇舶 King Power Oceanographic

直径48mm/钛金属表壳/时间、日期指示/HUB1401自动上链机芯/蓝宝石水晶镜面/防水4,000米/限量1000只

 

老实说,所谓的“防水最深”是个假议题,姑且不论有多少人会戴着几十上百万的机械表去潜水,3、4,000米这种深度也早已远远超越一般运动潜水会到达的水深了,说来这种潜水表已经不是“sport watch”,而是“mission watch”了。防水最深的皇冠从2008年以来就一直戴在劳力士的Deepsea头上,直到2011年才由HUBLOT宇舶的King Power Oceanographic 4000打破了它3,900米的纪录。Oceanographic账面上的数字防水4,000米,事实上所有产品在实测时都通过了5,000米的测试。Oceanographic的研发还跟摩纳哥海洋博物馆合作,跟海事研究的专门单位合作自然强化了研发的专业资源。

 

Oceanographic表径48mm,以King Power来说并不算大,但光是表镜就有6.5mm,已经是一只超薄表的总厚度了。为了开发Oceanographic,宇舶还特地引进防水测试装置Roxer Machine,而这种装置目前只有劳力士拥有,似乎也嗅得到较劲的意味。表款内旋式计时圈设定用的表冠,平时以大型护桥锁住,成为一大特征。

 

3.防水最深三问表

宝珀Leman Aqua Lung

直径40mm 钛合金表壳/时间指示、三问功能/351自动上链机芯/蓝宝石水晶镜面、局部透明底盖/防水100米

 

有注意过三问表的防水深度吗?很多三问表在技术数据上关于防水深度是缺而不录的,坦白一点的就直接注明“不防水”了。三问表之所以怕水主要是关系到报时功能的启动机构;问表传统的(也是最常见的)报时启动机构是做在表壳侧面的滑杆,使用者将滑杆滑到底,三问机构就会开始报时。

 

这种设计之于防水的问题在于,滑杆是装置在一道长长的轨道上,这道轨道会让内部机芯门户洞开,而轨道这种结构本身又很难作防水工程,导致三问表通常都要离水愈远愈好。2007年BLANCPAIN宝珀推出了防水100米的三问表,简单来说,它在机芯和滑杆之间加装了一组中介机构,然后在这个部份作防水工程,解决了三问表防水的难题。

 

除了启动机构的问题,有的问表为了要加强报时的音量,表壳、底盖上会开有出音孔,这也会让内部结构暴露在外;现在有些表款已经放弃了滑杆式的启动机构,而改采按把、甚或是旋转表圈的方式来启动报时功能,这个演进已经为问表防水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的方向。

 

4.防水最深陀飞轮

罗杰杜彼 Easy Diver Tourbillon

表径48mm 钛金属表壳/时间指示、陀飞轮装置/RD 02SQ3手上链机芯/蓝宝石水晶镜面、透明底盖/防水300米

 

陀飞轮要做到深度防水很难吗?其实未必,在这里要问的问题应该是,陀飞轮需要深度防水吗?高级机械表其实没什么机会碰到需要深潜的场合,高阶复杂功能就更不用说了,但是对品牌来说,高阶复杂功能和高度运动性能的组合却是一个相当诱人的卖点,因此陆续有愈来愈多表厂投入复杂功能运动表这个市场。

 

过去记录的保持者是GIRARD-PERREGAUX芝柏表,它曾推出防水1000米的Sea Hawk陀飞轮,不过随着表款停产,ROGER DUBUIS罗杰杜彼这款East Diver Tourbillon取而代之,具备300米防水,不要说去简单的浮潜,就算真的跳下去深度潜水,在达到这只表的极限之前,你的身体恐怕就先受不了了呢!

 

5.最大的运动表

沛纳海 Radiomir Egiziano

直径60mm钛金属表壳/时间指示/P. 2002/7手上链机芯/蓝宝石水晶镜面/防水100米/限量300只

 

有人认为今天表界的大表潮是PANERAI沛纳海造成的,小编却以为整个产业的趋势不可能只靠单一品牌推动,沛纳海也只是切中了时机一战成名。话说回来,沛纳海在“大表能做到多大”这个议题上也真是完全不手软,这款埃及海军8日链不是第一次出复刻版,可是每次看到它60mm的表径还是不免啧啧称奇。

 

当年沛纳海为埃及海军订制的版本做那么大是有原因的,作为mission watch,当时士兵的装备还相当厚重,表款要佩带在潜水衣之类的服装外头的确得做得大一点,只是时至今日当它脱却了任务需求之后,60mm的表径就显得很超现实了,不要说东方人,就算是人高马大的西方人也得挑人戴,不过对沛迷来说这些应该都不成问题吧。考虑到表径高达60mm,沛纳海采用钛金属材质,佩戴不至于对手腕造成太大负担。

 

6.最高振频计时秒表

BREGUET宝玑 Type XXII

直径44mm不锈钢表壳/时间、日期指示、二地时间、计时秒表功能/Cal. 589F自动上链机芯/蓝宝石水晶镜面/防水100米

 

近几年表界的超高振频大战,说来应该是由BREGUET宝玑发起的,当别人还在36,000、43,200vph之间一次加一点的时候,2010年宝玑猛地甩开追兵,一出手就是72,000vph,不跟你们在那里打混战,虽然之后陆续还有其他品牌研发更快、更夸张的振频,不过这第一枪到底是由宝玑开的。

 

理论上,振频愈高表会走得愈准,不过实际上在超过36,000vph之后,振频对精度的影响会愈来愈不明显,相对地一些稳定性、持久性方面的问题会逐渐浮上台面,研发超高振频的目的与其说是为了提升精度,不如说是克服工程障碍的挑战,它真正的意义可能不在于这次研发出来的这只表款本身的实用性,而是在这次研发当中累积的Know How,对表厂未来产生的影响。

 

解决高振频问题的终极武器超高振频最大的问题是:造成过大的摩擦力,却没有适合的金属可以保证其耐用度、没有适合的润滑油可以保证其稳定性。而宝玑主要是靠硅材质的擒纵器造就的,它质轻安定的特性能够解决大部份高振频所衍生的问题,而这一款的推出也成了近期宝玑全面普及硅擒纵的一个重要脚注。

 

7.防水最深闹铃表

积家响闹潜水大师

直径44mm钛金属表壳/时间、日期指示、闹铃功能/Cal. 956自动上链机芯/蓝宝石水晶镜面/ 防水300米

 

高级表总是喜欢把各式各样奇怪的复杂功能加到潜水表上,而绝大部份的功能在水中根本不可能用到,像是陀飞轮;老实说,当你人在水底的时候,你需要的只有时分秒针和计时表圈就够了。不过闹铃功能是个例外。

 

潜水时最重要的就是掌握氧气瓶剩余的时间,一般我们可以利用潜水表的计时表圈,可是当你潜入黑暗的水域、或是潜水表的夜光不够力的时候,我们就没办法用目测来判断时间了。这个时候闹铃功能就派上用场了;当然,我们人在水中是听不到闹铃的声音的,但是闹铃表发声的方式是以音锤敲击跟底盖相连的短柱,敲击过程中除了声音还会发生震动,这对身在水中、视力和听力都无用武之地的潜水员来说是一项相当有效的警示。

 

积家的潜水闹铃表Memovox在钟表史上可是大大的有名,积家现代新出的潜水闹铃表功能也非常强大,2009年Master Compressor系列跟美国海豹部队联名推出的表款防水高达300米,并且罕见地采用钛金属表壳;一般闹铃表为了共鸣效果多使用不锈钢表壳,积家虽然采用了钛金属,不过闹铃的音量毫不逊色。

 

8.重量最轻的陀飞轮

RICHARD MILLE RM027 RN

39.7×48.0mm碳材质表壳/时间指示、陀飞轮装置/RM027手上链机芯/蓝宝石水晶镜面/防水50米/限量50只

 

“轻”应该算是时下高级表追求的性能当中最有意义的一项;准不准只要不是太夸张,除非你一天到晚用电脑跟表对时,要不然一般日用根本不会有什么感觉,好不好读更是见仁见智,唯有重量是最实际的身体感觉,尤其有些品牌的表款还是要提供给运动员戴的,手腕轻了几克、重了几克,影响到比赛结果你也只能干瞪眼。

 

2010年度球王Rafael Nadal纳达尔3座大满贯赛冠军的成绩,相对就成了RICHARD MILLE最好的宣传。2010年RICHARD MILLE为纳达尔打造的RM027 RN堪称是史上最轻的陀飞轮,重量只有20克;20克有多轻?1张A4影印纸的重量约4克,20克相当5张A4影印纸。也就是说这只表可能比你今天早上开会拿到的简报还轻,恐怖吧!

 

RICHARD MILLE的机芯零件原本就多是以悬吊的方式“挂”在表壳内部,这种作法一开始就省掉了基板和不少夹板,而它所剩不多的夹板又是以一种名为“Lital”的铝铜镁锆合金打造的,因此整枚机芯只有3.83克。外装的部分,碳材质的表壳、复合亚克力的表镜、聚氨脂表带,而全加起来,就只有20克。

 

9.表壳最硬的腕表

万宝龙 TimeWalker

直径43mm双碳表壳/ 时间、日期指示、计时秒表功能/MB 4810/501自动上链机芯/蓝宝石水晶镜面、透明底盖/防水30米

 

DLC(Diamond like Carbon,类钻碳)这几年已经成了表界最流行的镀膜了,相较于一般PVD使用的多是跟表壳本身相近的材质、到后来变成只是帮表壳着色花招,DLC在硬度上是可以实质强化表款的性能的。

 

MONTBLANC万宝龙近些年在高级表这块的积极有目共睹,古董机芯、自制机芯、高阶复杂功能、概念表,反正只要一线表厂会玩的他们都要来一手,科技材质自然也不会放过。2010年万宝龙推出了所谓的Dual Carbon双碳技术,这种技术是先将不锈钢以高温加热,增加材质中碳分子的比例,让钢材的硬度提升到1,000维氏硬度,再在钢材外层镀上DLC,让表壳的硬度一口气冲到3,000维氏硬度,堪称是当时史上最硬的腕表。

 

其实利用所谓双碳的技术所达到的硬度主要是靠外层的DLC镀膜,跟一般靠单一素材实现的高硬度不太一样,理论上它的硬度有可能会受到镀膜脱落影响,不过以目前业界镀膜的质量来说应该不用过虑。严格来说,DLC和碳化钢都不是新技术,不过万宝龙很聪明地结合二者创造出了究极的硬度,对业界来说应该有若干启发性。

 

10.最华丽的运动表

宇舶 2 Million Dollars Big Bang

直径48mm 18K白金表壳/时间指示、陀飞轮装置/HUB 6003手上链机芯/表壳、表带镶钻637颗、重约140克拉/蓝宝石水晶镜面、透明底盖/限量1只

 

“贵”是一般人对高级表最直接的印象,事实上也是高级表的本质之一,不过各家品牌总是会想方设法地涂脂抹粉,多讲点制表工艺、品牌精神,总之,钱的事愈晚提到愈好。众多品牌中唯有宇舶开门见山地直接把定价标在表款的名字里头。

 

2007年Baselworld前夕宇舶举行了一场发表会,会上神秘兮兮地端出了一座钞票堆成的小山,宣布他们家今年的重头戏就叫做“1 Million Dollars”,这款以百万元为名的表款原来是一款镶满了493颗方钻的陀飞轮。2011年加码再玩一次,而新表款的名字就叫作2 Million Dollars,它镶钻更多、结构更复杂、定价也是翻倍。尽管后来又推了一只5 Million Dollars,但是在克拉数跟功能上,2 Millon Dollars还是独占鳌头。

 

这次2 Million Dollars总共镶满了637颗重达140克拉的方钻,表款连表带上都镶满了钻石,镶完它得动用45个宝石切削工匠,花上2,000个小时才能完成;打底的表款是HUBLOT 2010年推出的Tourbillon Manufacture,除了6点钟的飞行陀飞轮,表面的左右还有2根充满结构主义的立柱,当然,现在它们的旁边也都镶满了钻石。

 

在线咨询
我的卡券
0
我的购物车
0
我的心愿单
0